母乳來源的益生菌 啟動關鍵的黃金保護
你的益生菌從何而來?世界衛生組織(WHO)表示,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。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益生菌、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質、礦物質及維生素等,足以影響嬰幼兒生長及發育。
益生菌的種類
益生菌大多屬於乳酸菌;但乳酸菌中極少部分是益生菌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(FAO)在2001年將益生菌定義為「益生菌為活的微生物,當適量使用時,有益於宿主健康。」現今大多數益生菌產品都是用雙歧桿菌、乳酸桿菌、乳球菌及鏈球菌;另外也包括酵母屬微生物如芽孢桿菌。
腸道益生菌種類
腸道微生物群包括細菌、真菌和病毒等。人類的腸道環境會隨著飲食、外在環境及壓力等因素而變化,但嬰兒時期好菌的養成是腸道健康的關鍵時刻。
母乳哺育的嬰幼兒抵抗力較佳,與腸道菌相組成息息相關,腸道微生物組成會影響身體健康並預防許多疾病如過敏、肥胖及氣喘等。在嬰幼兒剛出生的前幾個月,母乳可幫助建立嬰幼兒腸道微生物菌相,能夠協助免疫系統發育與維持整體健康。並且有助於形成與胃腸道黏膜、腸道相關淋巴組織的免疫系統。
嬰兒腸道益生菌中,乳酸菌和雙歧桿菌佔腸道微生物的 85%。國內益生菌大廠JXF吉祥坊生技擁有獨立上千株菌株庫,其中就擁有非常珍貴的母乳來源益生菌,包括動物雙歧桿菌、副乾酪乳桿菌、長雙歧桿菌、鼠李糖桿菌等。
母乳來源益生菌
全球益生菌解決方案專家-JXF吉祥坊生技總經理黃聖宏指出,「選擇母乳來源的優質益生菌,是身體防護的關鍵。」他舉例,明星菌株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B.animalis subsp.lactis CP-9不僅菌株穩定,抗發炎能力非常好,在研究治療第一型糖尿病及肥胖領域中表現亮眼,並可藉由抑制大腸桿菌的生長,降低新生兒黃疸 (NJ) 患者的膽紅素濃度,減短黃疸照光治療的時間,對象為剛出生的新生兒,研究過程非常不容易,也更顯菌株的安全、穩定且高優質的特性。母乳來源的長雙歧桿菌嬰兒亞種B.longum subsp. Infantis BLI-02經證實有高抗氧化力,並能產GABA穩定情緒,定殖腸道中,促進好菌生長及幫助排便。
益生菌會影響免疫系統發育,但人體腸道中的菌相會隨著外在環境、壓力及飲食習慣等而受到影響,進而影響身心靈健康,尤其雙岐桿菌會隨年紀增長而逐漸減少,因此適時補充來打底健康,格外重要。研究指出,母乳來源的副乾酪乳桿菌L. paracasei ET-66在口腔保健及提升免疫力上就有非常突出的表現;鼠李糖乳桿菌L. rhamnosus bv-77經證實能減少脂肪細胞吸收,並降低肥胖造成的肝、腎功能損傷,改善肥胖相關之體脂和血脂指標,並獲得國內外專利肯定。
母乳哺餵對於嬰幼兒腸道微生物菌相發展,扮演著非常重要的過程,尤其在雙歧桿菌群中有顯著差異。嬰幼兒每1天約需攝取800 mL 母乳,相當於攝入 8 x 104 – 8 x 108 的益生菌,於母乳中檢測到的菌約有200多種,是益生菌的優質來源。
母乳與配方奶哺育的嬰幼兒,雙岐桿菌的差異很大;雙岐桿菌在母親直腸菌相中,所佔比例不到1%,但卻佔母乳樣本的28%,約佔嬰兒腸道菌相的68%,雙岐桿菌是最早定殖於嬰幼兒腸道的菌之一,並且是嬰幼兒腸道微生物菌相的重要核心。
雙歧桿菌在母乳餵養的兒童的腸道微生物菌相中佔大多數,但隨著年紀增長,身體好菌會逐漸減少,因此母乳來源益生菌是優質的日常保養的好選擇。攝取母乳源益生菌,如同天然新生呵護般構築健康保護力。益生菌的來源非常多元,從食物、腸胃道甚至發酵乳中可見益生菌的蹤跡,但選擇最優質來源的益生菌,可以協助腸道改變細菌叢生態,大幅改善生活品質。
【新聞連結】